艾滋病成传染病死亡第一位 仍有三成感染者未被发现
作者:admin 更新日期:2016-10-31 来源:艾滋病检测网 浏览量:次 文字大小:[大][中][小]
当狂犬病与肺结核从国家法定传染病死亡第一顺位上陆续撤退后,艾滋病被推上了法定传染病死亡人数的第一顺位。
“从2007年开始,艾滋病已经成为中国法定传染病死亡人数的第一顺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副主任在10月27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上表示。
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发现现存活感染者57.7万例,死亡18.3万,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约为0.06%,仍有约32.1%感染者未被发现。
死亡第一顺位
“10年前的艾滋病是由于吸毒、血源性进行传播,5年后降到了不到50%,现在是90%都是性传播了。而过去主要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边境等文化相对落后的地方,现在已经从农村包围了城市。我们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防控艾滋病战略,把预防关口前前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研究员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狂犬病和肺结核被控制源于疫苗的广泛实施,但是艾滋病目前还没有这个武器。
中国启动实施免疫规划的30多年来,已经基本消灭了天花、新生儿破伤风的传染病,实现了无脊柱灰质炎的目标。同时,结核病控防方面提前实现了全年发展的目标;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由10%下降到1%以下,提前实现了乙肝控制目标。这些都跟中国疫苗的扩大免疫有着直接的关系。
国际共识认为, 疫苗仍然是人类最终控制艾滋病的最有力武器。世界范围三十年努力己出现第一个低保护性(31%)和疫苗。科学测算显示, 30%-50%-70%有效的疫苗,至2030年可以分别使550万,1700万和2800万人免于和感染。
但是,艾滋病疫苗的进展一直不是很顺利。
“艾滋病的第一代疫苗失败,第二代疫苗失败且有害。2013年4月,美国第二代疫苗在中期数据分析后,发现疫苗没有效果,就终止了实验。虽然艾滋病一、二代疫苗联合是有首次获成功的案例,但是保护率太低,无法大规模运用。”邵一明介绍称。
据邵一明介绍,截止到2016年1月,我国复制性载体艾滋病疫苗已经率先完成II期临床试验。目前有3-4个疫苗刚开始或即将要开展大规IIb期临床试验。其中有一组中国产的疫苗,在复制型载体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领域位于竞争的前列。
邵一明表示,在药物预防性治疗方面,尽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人群使用和现场推广方面,预防性治疗仍面临科学和行为学的挑战。提高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预防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但研究发现,长期服药的依从性仅有50%左右,这正是容易产生耐药的区间。最近法国ANRS12449研究在南非开展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早期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再次出现了这种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
直至今日,艾滋病属于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防控艾滋病,中国一直在努力。中国政府对艾滋病实施“四免疫关怀”,同时扩大检测、扩大治疗。
据梁晓峰介绍,2008-2015年间,HIV检测量快速上升,2015年底,中国有9,320 门诊在提供服务,2015年一年检测人次数超过1.43亿人次。
但是这些工作仍然遏制不住艾滋病人数的上升。
“艾滋病已经由经血传播为主转变为经性传播为主,所占比例已经达到90%以上,由农村迅速扩展到城市。每年报告病例数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4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11万人,在原本罕见的学生群体和老年人中快速增长,现在年龄最高的是92岁的艾滋病患者,年龄最小的是小学生。”邵一明表示。
2005年,中国政府计划和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相结合积极开展并大力推进三病防治工作。其中,疟疾、结核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艾滋病防治取得部分成绩,却面临严峻挑战。
“肺结核病年报告发病数降低了31.4%,年报告发病率降低了34.7%,疟疾年报告发病数降低了92.1%,年报告发病率降低了92.5%。但是艾滋病年报告发病数增长了347.3%,年报告发病率增长了325.5%,艾滋病病毒报告感染数增长了146.4%,年报告感染率增长了134.3%。”邵一明表示。
经血传播、注射毒品传播、母婴传播方式的数字降低,来源于中国近年来对血液制品的管理加强、成功打击毒品、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但是性传播已经成为不可挡的趋势。
“我们无法改变的就是性传播方式,异性传播患者的数字所占人数较多,但是同性患者占同性人群人数的比例却是最大的,所以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仍是艾滋病高危行为。10年前,因为很多同性恋着碍于社会、文化因素等,没有表达自己同性的意愿。随着社会对同性恋的包容和接纳,同性恋的表达人数上升,所以,艾滋病感染着也随着增加”,一位研究艾滋病的学者表示。
防控措施需变
“其实建国之初的中国,曾经消灭过性病,也是人类首次消灭性病的历史。50年代早期,中国性病感染估计数超过1000万。当时中国采取了综合措施,最后性病患者不到1万人。但中国目前没有走原来防控性病的路子。”邵一明表示。
据其介绍,当时的公安部门关闭所有妓院,对妓女进行教育。卫生部门对所有病人治疗,性病预防项目推广。民政部门对妓女进行职业教育,进行关爱,消除歧视,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前妓女找到工作,或让他们返乡从事农业劳动,或介绍到公营服务行业工作,在中国西部新疆、甘肃、陕西、青海,让她们在国营农场和建筑公司工作,另外给剩余人员建立了工厂。
“根据北京1950年的数据,在北京介绍参加工作的1316人,在京外工作的7020人,建立纺织厂安排209人就业。通过这种综合治理,性病被控制了。”邵一明表示。
而通过中国历史上消灭性病的措施看,邵一明认为,中国应该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防控艾滋病的路子,而不是全部按照国际来走。
“目前中国采取的是‘三个90’的国际策略,90%的查出,90%的治疗,90%的病毒抑制。但是这个国际策略主要针对占全球艾滋病70%以上的非洲人,他们平均人口感染率5%,个别国家10-30%,以治疗为主是正确的。但是中国国情不同,中国有99.9%的人口未被感染,国民人口巨大,流行隐患四伏,决不能满足于当前的低流行控制水平,要知道我们国家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是136万的人,所以必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邵一明表示。
但是现在“三个90”策略,让80%的经费用在了治疗上,广大国民的防控费用却是少数,必须要把关口前移,在预防上下功夫。
邵一鸣强调,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各部门的合作,将关口前移,关注预防。必须平行推进以预防为中心保护健康人群的宣教干预策略和以治疗为主心的感染人群防治策略。
“从2007年开始,艾滋病已经成为中国法定传染病死亡人数的第一顺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副主任在10月27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上表示。
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发现现存活感染者57.7万例,死亡18.3万,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约为0.06%,仍有约32.1%感染者未被发现。
死亡第一顺位
“10年前的艾滋病是由于吸毒、血源性进行传播,5年后降到了不到50%,现在是90%都是性传播了。而过去主要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边境等文化相对落后的地方,现在已经从农村包围了城市。我们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防控艾滋病战略,把预防关口前前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研究员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狂犬病和肺结核被控制源于疫苗的广泛实施,但是艾滋病目前还没有这个武器。
中国启动实施免疫规划的30多年来,已经基本消灭了天花、新生儿破伤风的传染病,实现了无脊柱灰质炎的目标。同时,结核病控防方面提前实现了全年发展的目标;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由10%下降到1%以下,提前实现了乙肝控制目标。这些都跟中国疫苗的扩大免疫有着直接的关系。
国际共识认为, 疫苗仍然是人类最终控制艾滋病的最有力武器。世界范围三十年努力己出现第一个低保护性(31%)和疫苗。科学测算显示, 30%-50%-70%有效的疫苗,至2030年可以分别使550万,1700万和2800万人免于和感染。
但是,艾滋病疫苗的进展一直不是很顺利。
“艾滋病的第一代疫苗失败,第二代疫苗失败且有害。2013年4月,美国第二代疫苗在中期数据分析后,发现疫苗没有效果,就终止了实验。虽然艾滋病一、二代疫苗联合是有首次获成功的案例,但是保护率太低,无法大规模运用。”邵一明介绍称。
据邵一明介绍,截止到2016年1月,我国复制性载体艾滋病疫苗已经率先完成II期临床试验。目前有3-4个疫苗刚开始或即将要开展大规IIb期临床试验。其中有一组中国产的疫苗,在复制型载体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领域位于竞争的前列。
邵一明表示,在药物预防性治疗方面,尽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人群使用和现场推广方面,预防性治疗仍面临科学和行为学的挑战。提高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预防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但研究发现,长期服药的依从性仅有50%左右,这正是容易产生耐药的区间。最近法国ANRS12449研究在南非开展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早期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再次出现了这种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
直至今日,艾滋病属于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防控艾滋病,中国一直在努力。中国政府对艾滋病实施“四免疫关怀”,同时扩大检测、扩大治疗。
据梁晓峰介绍,2008-2015年间,HIV检测量快速上升,2015年底,中国有9,320 门诊在提供服务,2015年一年检测人次数超过1.43亿人次。
但是这些工作仍然遏制不住艾滋病人数的上升。
“艾滋病已经由经血传播为主转变为经性传播为主,所占比例已经达到90%以上,由农村迅速扩展到城市。每年报告病例数持续增长,由2005年的4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11万人,在原本罕见的学生群体和老年人中快速增长,现在年龄最高的是92岁的艾滋病患者,年龄最小的是小学生。”邵一明表示。
2005年,中国政府计划和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相结合积极开展并大力推进三病防治工作。其中,疟疾、结核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艾滋病防治取得部分成绩,却面临严峻挑战。
“肺结核病年报告发病数降低了31.4%,年报告发病率降低了34.7%,疟疾年报告发病数降低了92.1%,年报告发病率降低了92.5%。但是艾滋病年报告发病数增长了347.3%,年报告发病率增长了325.5%,艾滋病病毒报告感染数增长了146.4%,年报告感染率增长了134.3%。”邵一明表示。
经血传播、注射毒品传播、母婴传播方式的数字降低,来源于中国近年来对血液制品的管理加强、成功打击毒品、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但是性传播已经成为不可挡的趋势。
“我们无法改变的就是性传播方式,异性传播患者的数字所占人数较多,但是同性患者占同性人群人数的比例却是最大的,所以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仍是艾滋病高危行为。10年前,因为很多同性恋着碍于社会、文化因素等,没有表达自己同性的意愿。随着社会对同性恋的包容和接纳,同性恋的表达人数上升,所以,艾滋病感染着也随着增加”,一位研究艾滋病的学者表示。
防控措施需变
“其实建国之初的中国,曾经消灭过性病,也是人类首次消灭性病的历史。50年代早期,中国性病感染估计数超过1000万。当时中国采取了综合措施,最后性病患者不到1万人。但中国目前没有走原来防控性病的路子。”邵一明表示。
据其介绍,当时的公安部门关闭所有妓院,对妓女进行教育。卫生部门对所有病人治疗,性病预防项目推广。民政部门对妓女进行职业教育,进行关爱,消除歧视,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前妓女找到工作,或让他们返乡从事农业劳动,或介绍到公营服务行业工作,在中国西部新疆、甘肃、陕西、青海,让她们在国营农场和建筑公司工作,另外给剩余人员建立了工厂。
“根据北京1950年的数据,在北京介绍参加工作的1316人,在京外工作的7020人,建立纺织厂安排209人就业。通过这种综合治理,性病被控制了。”邵一明表示。
而通过中国历史上消灭性病的措施看,邵一明认为,中国应该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防控艾滋病的路子,而不是全部按照国际来走。
“目前中国采取的是‘三个90’的国际策略,90%的查出,90%的治疗,90%的病毒抑制。但是这个国际策略主要针对占全球艾滋病70%以上的非洲人,他们平均人口感染率5%,个别国家10-30%,以治疗为主是正确的。但是中国国情不同,中国有99.9%的人口未被感染,国民人口巨大,流行隐患四伏,决不能满足于当前的低流行控制水平,要知道我们国家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是136万的人,所以必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邵一明表示。
但是现在“三个90”策略,让80%的经费用在了治疗上,广大国民的防控费用却是少数,必须要把关口前移,在预防上下功夫。
邵一鸣强调,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各部门的合作,将关口前移,关注预防。必须平行推进以预防为中心保护健康人群的宣教干预策略和以治疗为主心的感染人群防治策略。